时针拨回1991年,合肥高新区刚刚批复成立,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农田。
面对记者,李焰军忆起这些年来的幸福点滴。
合作社还利用旱改水项目改造4000亩农田,集成推广良种、良田、良技,小麦亩均成本降低150元,产量却提升至800斤以上。
一排排齐人高的玉米、一垄垄饱满的大豆交错排列,大豆专用收割机在前,玉米收割机随后,梯次有序收获。
时针拨回1991年,合肥高新区刚刚批复成立,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农田。
面对记者,李焰军忆起这些年来的幸福点滴。
合作社还利用旱改水项目改造4000亩农田,集成推广良种、良田、良技,小麦亩均成本降低150元,产量却提升至800斤以上。
一排排齐人高的玉米、一垄垄饱满的大豆交错排列,大豆专用收割机在前,玉米收割机随后,梯次有序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