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作社负责人史文娜介绍。
为提升效率,东南大学柔性射频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研发出一种柔性射频手套,相隔5至20厘米就可通过射频感应自动获取信息。
今年还有30颗卫星发射任务,李峰辉说,余下的14颗卫星明年发射完成。
以这座大科学装置命名的中子源路沿线,中国散裂中子源、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串珠成链,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平台矩阵,勾勒出松山湖科学城的清晰轮廓。
合作社负责人史文娜介绍。
为提升效率,东南大学柔性射频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研发出一种柔性射频手套,相隔5至20厘米就可通过射频感应自动获取信息。
今年还有30颗卫星发射任务,李峰辉说,余下的14颗卫星明年发射完成。
以这座大科学装置命名的中子源路沿线,中国散裂中子源、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串珠成链,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平台矩阵,勾勒出松山湖科学城的清晰轮廓。